10.4 排列与组合的综合问题●知识梳理1.排列、组合都是研究事物在某种给定的模式下所有可能的配置的数目问题,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要考虑选出元素的先后顺序,不需要考虑顺序的是组合问题,需要考虑顺序的是排列问题,排列是在组合的基础上对入选的元素进行排队,因此,分析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维是“先组,后排”.2.解排列组合的应用题,要注意四点:(1)仔细审题,判断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要按元素的性质分类,按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2)深入分析、严密周详,注意分清是乘还是加,既不少也不多,辩证思维,多角度分析,全面考虑,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也尽可能地避免出错.(3)对于附有条件的比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要周密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基本问题后应用分类计数原理或分步计数原理来解决.(4)由于排列组合问题的答案一般数目较大,不易直接验证,因此在检查结果时,应着重检查所设计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完备,有无重复或遗漏,也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求解,看看是否相同.在对排列组合问题分类时,分类标准应统一,否则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点击双基1.(2004 年福建,理 6)某校高二年级共有六个班级,现从外地转入 4 名学生,要安排到该年级的两个班级且每班安排 2 名,则不同的安排方案种数为A.A C B.A C C.A A D.2A解析:将 4 名学生均分成两组,方法数为C ,再分配给 6 个年级中的 2 个,分配方法数为A ,∴合要求的安排方法数为C ·A .答案:B2.从 5 名学生中选出 4 名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竞赛,其中 A 不参加物理、化学竞赛,则不同的参赛方案种数为A.24B.48C.120D.72解析:若不含 A,则有 A 种;若含有 A,则有 C ·C ·A 种.∴A +C ·C ·A =72.答案:D3.5 本不同的书,全部分给四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 1 本,不同分法的种数为A.480B.240C.120D.96解析:先把 5 本书中的两本捆起来(C ),再分成四份(A ),∴分法种数为 C ·A =240.答案:B4.从 1,3,5,7 中任取 2 个数字,从 0,2,4,6,8 中任取 2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能被 5 整除的四位数共有_____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解析:①四位数中包含 5 和 0 的情况:C ·C ·(A +A ·A )=120.② 四位数中包含 5,不含 0 的情况:C ·C ·A =108.1③ 四位数中包含 0,不含 5 的情况: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