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2高中历史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3
2012高中历史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3
2012高中历史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3
第 2 课 北魏孝文帝的措施学习方法点拨 1.本课内容讲述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2.孝文帝改革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迁都洛阳,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阶段在迁都后,孝文帝改革逐渐进入了高潮。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推行⑴ 主持者:① 。⑵ 重点:建立各种新的② 。2.措施⑴ 制定官吏③ A.俸禄由④ 统一筹集,按⑤ 统一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以此整顿吏治。 B.制定惩治⑥ 的办法,使⑦ 有所好转。⑵ 推行⑧ A.前提:⑨ 长期战乱,⑩ 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 B.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⑪ 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⑫ 。 C.作用: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⑬ 的恢复和发展。⑶ 设立三长制 A.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⑭ 的控制。 B.职责:检查⑮ ,征收⑯ ,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C.作用:使国家从⑰ 到⑱ 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⑷ 推行新的租调制 A.原因:配合均田制的推行。 B.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⑲ 。C.作用:农民成为国家的⑳ ,减轻了农民负担,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拓展点拨】均田制是孝文帝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创新制度密切配合、相互作用,推动北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其他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基础。要注意均田制推行的目的和其他新制度之间的关系。理清各种新制度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自我校对】①冯太后;②制度;③俸禄制;④国家;⑤级别高低;⑥贪污;⑦吏治;⑧均田制;⑨中原地区;⑩政府;⑪国家控制;⑫买卖;⑬社会经济;⑭地方;⑮户口;⑯租赋;⑰中央;⑱基层;⑲租调;⑳编户齐民;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⑴ 政治: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① 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受阻。⑵ 经济:平城经济落后,② 供给困难。⑶ 军事:与强敌③ 相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⑷ 地理位置: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整个④ 的统治。2 过程⑴ 孝文帝以“⑤ ”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⑵495 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⑥ 。【拓展点拨】北魏孝文帝迁都是整个改革的关键,也是后期改革的前提,有利于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社会改革,但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后遗症,反映了改革的局限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