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2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5
2012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5
2012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5
第 21 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考纲课标解读】考纲考点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考点概括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1)(2)2、内容(1)农业:①② ③④(2)工业:①② ③5、评价:进步性局限性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1)(2)(3)(4)2、结果(1)(2)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内容(1)(2)(3)(4)(5)3、结果4、失败的原因①② ③④【重点难点突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 1932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 年的 1.5%增长到了 1939 年的 10%和 1966 年的 20%。其识字率从 1897 年的 28.4%上升到1926 年的 56.6%、1939 年的 87.4%和 1959 年的 98.5%。在 1913 年到 1961 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 23200 人增加到 425700 人,预期寿命从 32 岁上升到 69 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 273降到 32。……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 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 1989年相比,1990 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 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 2%,劳动生产率下降 3%,对外贸易额下降 6.9%……——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考点强化演练】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