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7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7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_第1页
1/15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7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_第2页
2/15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7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_第3页
3/15
第 7 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 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构造学说: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形成的解释地壳运动和地表形态形成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2.两种边界(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在板块的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形成巨大的山脉。如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褶皱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褶皱隆起形成安第斯山脉。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和菲律宾海沟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火山、地热亦很集中,也是海啸多发之地。例 1 国际能源网 2009 年 1 月报道: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开发能源新项目----地底热岩技术,正在东非大裂谷迈出 21 世纪新的一步,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供应。东非大裂谷地热能开始发电于 2009 年开始运营。据此回答⑴~⑶题。⑴ 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两侧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南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C.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非洲板块⑵ 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是 ( )A.板块张裂作用 B.板块挤压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⑶ 东部非洲与中部非洲都地处低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特征 D.人为破坏命题意图:本题除了考查东非大裂谷的相关知识外,重点需要明确全球分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小的板块。解析:这是一组无图考图题。⑴在六大板块分布图上,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两侧的板块都是非洲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考地理 冲刺 第7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