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路径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预算管理工作不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需要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而且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却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有的甚至做假账,虚报没有的支出,转移资金用作他用,这就使预案工作形同虚设。有些单位将本应纳入预算资金管理的资金却未纳入其中,使得单位不能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对于预算的审批与执行都没有严格的制度保证,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不根据预算好的执行,使得预算方案与执行方案不同,这样预算工作就算白做了。而且常常发生资金挪作他用的行为,不根据预算的既定方案执行,这样决算出来的资金使用情况往往和预算有很大出入,这就使得预算工作形同虚设,不能显现出预案的计划与控制性。(二)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财务制度流于形式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形成完整的财务控制制度,财务工作和审计工作没有分开进行,使审计应发挥的作用不能发挥出来,使得对于财务工作的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单位财务工作的水平的高低,由于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有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二、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一)提高财务管理的意识,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探寻一条适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应将提高理财的能力放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首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的使用能得到最大的效益。(二)完善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合理科学的制度是铁定不行的,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购买固定资产制度,严格的验收和保管固定资产的制度,清楚地账薄记录工作制度,资产的报废上报制度,丢失资产的赔偿制度以及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制度,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的,法律规范的,法治的道路。要定期开展对于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保证账实相符,要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工作开展的监察力度,要保证责任人的明确性,一旦发生固定资产的损毁或丢失,使得能够追究具体人的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理。(三)加强预算工作的管理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