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2.赏析写法,学习写作技巧。【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2.赏析写法,学习写作技巧。【课前预习】1.课内词汇① 通使:互派使者。②稍:渐渐。③迁:升迁,升任。④劾(hé):弹劾。⑤ 相当:相抵。⑥赂:赠送财物。⑦募:招募。⑧相知:相熟识,有交情。⑨ 私候:私自拜访。⑩候问:问候。⑾收系:逮捕监禁。⑿弥山:满山。⒀ 穷厄:陷于困境。穷,失意。厄,困窘。⒁成就:栽培,提拔。⒂伐:讨伐。⒃ 见犯乃死:被侮辱以后才死。见犯,受到侵犯、侮辱。见,表示被动。⒄ 近臣:亲近之臣。⒅肝脑涂地:本是形容死亡惨状,这里喻以身许国。⒅ 春秋:指年龄。⒆不幸:对去世的委婉说法。⒇物故:死亡。2.每日成语大失所望: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鸿雁传书:又名飞鸽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忠贞不渝:忠,忠诚;贞,有操守;渝:改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3.文体知识 史书的形式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① 汉亦留之以相当。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③ 位列将。 ④兄弟亲近。 ⑤ 我丈人行也。 ⑥欲因此时降武。 ⑦ 且陛下春秋高。 ⑧武等实在。【问题探究】1.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苏武为什么被扣留在了匈奴?3.单于用什么办法对待苏武?苏武表现如何?4.李陵又是如何劝降的?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15.课文主要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6.卫律如何劝降?与苏武相比,此人有何特点?7.本文是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8.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9.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