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薇[学习目标]1 深化对《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的理解,体会它的表达效果。2.加深对于重章叠句的认识[学习重点]1.继续加深对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认识,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习难点]1.继续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天天预习]1.课内词汇王事靡盬 四牡业业 四牡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2.每日成语(1)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2)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3)衣冠楚楚: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多含贬义。(4)爱莫能助: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5)风雨漂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同“风雨飘摇”。3.文体知识“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兴”又多称为“起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当然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来引出和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文本研读]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3、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4、仔细阅读2、3两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15、前三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6、清人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理解的?[学习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洁、生动。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