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年高中政治 10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乱扔垃圾”问题?素材

2013年高中政治 10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乱扔垃圾”问题?素材_第1页
1/2
2013年高中政治 10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乱扔垃圾”问题?素材_第2页
2/2
如何看待“乱扔垃圾”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10 月 6 日,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 35.66 万人,产生垃圾共计 109 吨。(10 月 7 日《新京报》)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乱扔垃圾”问题? 每年的黄金周过去,盘点国人旅游素养似乎成了“例牌”大戏。风景名胜处,有人大声喧哗的,有人随便插队的,有人乱涂乱画的,有人打架斗殴的……找起例证也不困难,最典型的是乱扔垃圾。 垃圾太多、素质太低,似乎是天然有理的一对结论。但就像微博上揭秘的,骂广场垃圾的人,有多少了解到以下事实呢:为了安全,广场几无垃圾箱;为了保持秩序,参观者必须彻夜排队、不得随意走动,因此有垃圾必须就地摆放。长城 6 天产生的 100 多吨垃圾,不等于“6 天乱扔了 100 多吨垃圾”,这是两个性质迥然的事实判断;而沿着不同的事实,又必然得出天壤之别的价值判断,还是请不要把所有垃圾都记在素质的账单上。 一者,内地游客的文明素养尽管有待提升,却始终在进步。港媒在黄金周调查发现,铜锣湾、尖沙咀等旅游旺区均见人头涌动,到处都能见到内地游客的身影,但秩序井然。在有待转身的休假制度与超载的服务业态面前,高贵的素质恐怕也敌不过陋习的“破窗效应”,这是群体极化的自然反应。要反思的,不仅是个体素质,还有“人山人海”的出行潮。 二者,公共服务不到位的责任,不能一股脑记在游客头上。垃圾遍地,很多时候是因为垃圾桶不够。黄金周里的基础设施本就超负荷运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境遇之下,再有素质的游客恐怕也会选择没素质的生活方式应急。文明的前提是秩序,如果秩序溃坏,文明就不可能成为民众的普遍选择。 更重要的是,文明素养不是骂出来的。历史上看,谁都经历过旅游文明的粗放阶段,这也不能算很丢人的事情。假以时日,制度完备、引导得当,中国游客也可以摆脱“最不讨喜”的帽子。但是,养成一个暴发户和培养一个真正的贵族,所需的时间显然大不相同。 乱扔垃圾是不对的,但十一黄金周里的垃圾量,恐怕不能都折算成素质不堪的佐证。毕竟如实的反思比想象的批判更有力,更有意义。(作者·邓海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年高中政治 10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乱扔垃圾”问题?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