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开展数学教学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情境创设。情境创设,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故事,依据课程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俗话说"不爱学习的孩子那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却很少找到。'故事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既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又把数学中的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这样可以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数量关系对应'中,〔老师〕制定了白马王子救公主的故事。很久以前,一座山上出现了一座城堡,城堡里关着一位被老巫婆捉来的公主,公主整天不吃不喝哭个不停,一个好心的卫兵把事情告诉了白马王子,白马王子要去救公主,可是路上会碰到很多困难,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要做个好心人去帮助白马王子同意吗?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这时,老师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设置了白马王子过桥、经过花园、经过池塘、和草莓姑娘比聪慧、到动物王国帮小动物铺路等几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数学题。幼儿完全沉醉在情境故事里,对数学特别感兴趣。情境互动式课堂教学就是选择幼儿喜爱的人物制定故事,并借助故事中的环节渗透知识教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游戏活动中培育幼儿的数学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我们在开展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注重每一次情境的创设。把教育目标或数学概念与幼儿相关的生活和活动经验相联系,从而开展合适幼儿水平与兴趣的游戏活动。 如老师在导入部分的环节中制定了开火车的游戏,在音乐声中带着小朋友来到儿童乐园,大班数量对应、分类与计数、中班序数等内容融入在游戏《欢乐的游乐场》,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基本都能描述出游乐场的主要游乐设施和一些常见的辅助设施(售票处、草地、休息的长椅等),老师将数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创设一系列的关于游乐场的教育活动:小火车上有谁?第几个座位没有人?小姑娘排在第几位买票等,把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与情境数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幼儿能够从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识别 1~10 以内的数字和序数,10 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计数,并形成初步的数概念,同时还利用双圆卡片和数块卡等学具的操作 进行拼图组合,从而进展幼儿上下、左右的位置感和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