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有人感慨语文教学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老师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么的内容,有人惊呼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伪知识,也有人感叹语文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不知道该教些什么 常常观摩语文公开课的影像资料,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语文课不像语文了。比如说,教《〈物种起源〉导言》,老师却花了近一个教时来展示通过网络搜集到的许多跟物种起源相关的素材,如达尔文学说与新达尔文涵义、达尔文的考察经历等。给人的感觉,这是一堂用现代媒体介绍生物进化知识的生物课,并不是语文课,由于教学内容的移位,使概括观点、筛选信息、理解难句、体会作者科学精神等这些真正的语文目标反而旁落了。其实,这种现象,在许多文体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如《奇妙的极光》变成了极光图片的展示,《时间和空间的旅行》变成了异想天开的幻想 这样的课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不由地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进展,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老师在逐渐理解、消化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现象。于是,有人感慨语文教学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老师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么的内容,有人惊呼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伪知识,也有人感叹语文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不知道该教些什么。 是的,我们瞩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而我们也更关注这些新理念的落实,关怀新课改的实践。面对着在教学实践中遭遇的诸多困惑与尴尬,诚如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讨论所所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讨论所讨论员王荣生博士所言:语文课程与教学讨论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建设达成新目标的新内容,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讨论当前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任务。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制造的,那么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什么呢?就目前的讨论来看,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尚文、李海林等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言语形式是更本质、更关键、更主要的东西。而王荣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指老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