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 2024 一、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小题。 材料一: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参加工作 50 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使我国杂交水稻讨论及应用领先世界,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 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讨论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自年轻时他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懈拼搏、坚韧奋斗,始终把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50 多年如一日,意志坚定、锲而不舍。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充分体现了他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20 世纪 60 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讨论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讨论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袁隆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讨论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讨论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 上世纪 70 年代,他曾把自己讨论小组发现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 18 个讨论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上世纪 80 年代,他带领“863”项目组开展攻关,提倡团结协作,很快获得了成果。 他没有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讨论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讨论、共同分享。他还将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 袁隆平不仅倾心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而且长期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在他眼中,杂交水稻讨论成果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把“进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之做出了极大努力。 (摘编自《科技日报:向袁隆平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