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构建 微课程(microlecture),它是指一种以时间短,目的明确,多以依托媒体网络传播知识的一种小视频,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关于微课程的讨论其前身应该是 2000 年美国教育部所提出的电子化学习(E—learning)。电子化学习是指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使教育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其后2024 年 奥 地 利 学 者 马 丁 林 德 纳 提 出 微 型 学 习 的 理 念(microlearing)。旨在通过应用微型媒体终端学习微内容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之后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程”,他认为建设微课程可按五个步骤:排列核心概念,写出 15—20S 的总结,录制1—3min 的视频,设置课堂任务将教学视频和课堂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近些年,我国对微课程的讨论和应用步伐也在加快,2024 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对微课程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微课程”指根据新课标和课堂教学关系,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 2024 年下半年也开始进行了微课的实践探究,他所论述的微课程是指在 10min 时间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目前微课程在我国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随着它的不断进展,各个学科的微课程资源库都会建立起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建构也不例外,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猎取心理健康知识,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建立系统、科学、法律规范的微课程资源库十分必要,它不仅延伸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同时也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构建 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政府部门应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微课程建设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软件、硬件的安装,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使每个学生能在现代信息环境中接受优质教育。其次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微课程制作宣传、远程服务等方面的投入,鼓舞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制作更多的本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优质视频等教育资源。最后通过加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以当地一些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为依托,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