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总结消毒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消毒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 年 3 月接手消毒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在疾控中心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标准系统开展工作。根据年初工作计划,于 20xx 年 3 月 17日开始对全区 16 所医疗机构及 38 所托幼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总结如下: 一、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监测 (一)、监测内容:包括使用中消毒剂(含灭菌剂)污染菌量及浓度,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紫外线灯强度,无菌器械,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透析液,医院污水 XX 项内容。 (二)、监测方法及判定依据:本次监测采样方法及结果判定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法律规范》。 (三)、存在问题:本次监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医院未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或监测项目不全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法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但目前许多医院未开展此项工作,或监测项目不全。原因是: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短期内又很难看到经济效益,因此,私利医院领导不同意增加医院感染工作的投入,造成医院的监测设备短缺,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开展正常的自身监测工作。例如,多数公立医院及全部私立医院不能开展高压锅的生物监测工作;部分医院不能开展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多数医院化验室不能开展菌培育检测——各单位既不纳入日程又不主动委托他院。 2、私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固定,严重影响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工作都是由兼职人员承担,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固定,常常更换,严重影响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工作中的脱节,加上消毒业务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也不能很好地开展针对其他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医院感染管理法律规范》和《消毒技术法律规范》中新的内容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落实。 3、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工作缺乏责任心。 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包包装不合理的问题,本次检查中部分医院出现,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