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自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发改局紧盯省委省政府 3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五项原则、五个结合、五类重点”重建要求,完善制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实行24 小时服务,全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我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计 114 个(解捆后 125 个),总投资 29.4 亿元,需在发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104 个。截止目前,96 个项目已办理完成审批手续,估算总投资 24.93 亿元;88 个(次)项目完成招标(比选),招标(比选)控制价 10.39 亿元,中标(选)价 6.87 亿元,其中:公开招标项目 60 个(次),招标控制价 9.7556 亿元,中标价 6.3247 亿元,比选项目 28 个,比选控制价 0.2458 亿元,中选价 0.232 亿元。 一、牵头建章立制,创新工作方式“加速度” 紧扣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和关键环节,牵头制定《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与管理办法》,坚持“程序不减、周期缩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项目清单”制管理,制定项目倒排工期表,明确办理时限并责任到人;对政府投资项目直接开展可行性讨论,对点多面广、投资规模在 2000 万元以下的项目,直接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同步办理前期要件,招标机构提前选择,加快重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重建项目按时间节点开工建设。 二、主动上门服务,确保项目服务“无死角” 县发改局制定项目审批和协调管理“24 小时便民服务”制度,凡是项目业主有项目审批、咨询等需求,发改局全天候、全方位为业主提供服务,随叫随到,并主动上门,让项目业主少跑路,大大节约重建项目前期工作时间。 三、创新审批模式,深化项目审批“放管服” 为加快推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批实行“一窗进出、容缺后补、联合审批”的新模式,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的传统模式,调整为“边补正材料边受理审核”,并下大力气打破部门之间互为前置的问题,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辟了审批服务“绿色通道”。 四、注重需求导向,甘当重建项目“店小二” 坚持一切为了项目推动,一切围绕项目推动的工作导向,在推动重建项目甘当中“店小二”,主动对接项目责任单位,上门询问要件办理需求,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提供“保姆式”、“订单式”服务,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事无巨细全力为之,全力提升工作效能。 五、启动约谈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紧箍咒” 对推动滞后的灾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