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 目的 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控制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 适应范围 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 职责 3.1 公司各职能部门/项目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活动,并对所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制订重要环境因素清单。3.2 安全环保部负责汇总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所汇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3.3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监督检查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情况。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 4.1.1 环境因素的分类包括:4.1.1.1 废气排放:a) 建筑材料中有害气体如苯、甲醛的挥发,油漆涂刷;b) 电(气)焊;c) 汽车尾气。4.1.1.2 粉尘排放;a) 运输扬尘、土工施工;b) 水泥(砂、石)装卸等。4.1.1.3 废水排放:a) 建筑施工产生的废水;b) 生活废水等。4.1.1.4 固体废弃物排放:a) 建筑垃圾;b) 废下脚料、切屑;c) 废包装物、废纸;d) 废旧电池等。4.1.1.5 能源、资源消耗:a) 水、电、油、煤、燃料;b) 纸张及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等。4.1.1.6 潜在的泄漏:a) 化学危险品泄漏;b) 油品泄漏等。4.1.1.7 潜在的火灾、爆炸:a) 木工棚;b) 电气焊作业面。4.1.1.8 噪声的排放及光污染:a) 施工噪声、机械噪声;b) 施工场地夜间照明的光污染。4.1.1.9 其它:a) 文物的挖掘;b) 植被(物)的破坏、树木的砍伐等。4.1.2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六个方面。4.1.2.1 三种状态:a) 正常状态:正常工作(生产)时的状态;b) 异常状态:非例行的活动,如施工中设备的关闭、启动和检修,工程停工状态;c) 紧急状态:活动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状态,如:火灾、爆炸事故;洪水、地震、台风的发生等。4.1.2.2 三种时态:a) 过去:以前曾经发生或遗留的、对目前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b) 现在:现在的污染和环境问题;c) 将来: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4.1.2.3 六个方面 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c) 土地污染;d) 废物污染;e) 资源能源的利用;f) 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4.1.3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4.1.3.1 环境因素的识别采纳现场调查及排查等方法。4.1.3.2 安全环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