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观《无主之地》有感《无主之地》是一部战斗讽刺片,是一部幽默机灵的黑色喜剧,清爽生动,情节扣人心弦,风格简洁明快,它从一个别致好玩的角度揭露了战斗疯狂而荒谬的本质,它呈现出鲜亮的反战立场。说它的角度别致是因为它没有战斗电影中常见的枪炮轰鸣、千军万马、鲜血四溅、尸横遍野的场面,但没有人会不承认它是一部优秀的战斗电影。它只需要一小群人就把战斗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比起巨大的打杀场景更能触动人的精神深处。四周楚歌、风声鹤唳、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短兵相接当然有视觉冲击力,但这种镜头看多了也没意思了,不是人多的战斗就好看,就能反映战斗的本质。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人的死亡却是悲剧。"《无主之地》就是"以少胜多",它把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两个民族、国家的命运浓缩在三个人身上,少数人就把战斗的残酷、荒诞表现出来。《无主之地》的导演丹尼第2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斯·塔诺维奇曾经在一篇访谈中说到,他不喜爱拍摄战斗,战斗从来不是优秀的电影主题,拍电影主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处理主题的方式。西基的情人曾经是尼诺的同学,假如不是战斗,或许他们有可能成为伴侣,可是他们有机缘巧合地被丢在同一个战壕,成为敌人,到最终双双死亡。拆弹专家帮塞拉拆除地雷的时候,塞拉把手上倒转的照片渐渐转正时,这是一张塞拉的心上人的照片,就是这个镜头让我觉得塞拉可能是没有获救的,总觉得这个镜头是塞拉走向死亡的铺垫和预报。在电影中,战斗中一个小小的大事引发了世界媒体的留意,媒体在这场拆地雷的大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假如没有某国际电视频道的女记者简的关心,法国蓝盔部队的马钱德军士也不能请来地雷专家,也不会有下面的情节进展。维和部队和记者的关系是对立的,维和部队的虚伪,部分官员对战斗不关怀、不干涉,媒体对战斗报道的无孔不入,使第3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得战场上一般的拆地雷大事向着戏剧化的方向进展,到最终演化为一场荒唐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在战斗的报道中,媒体为了猎取消息,争取更多的新闻素材,吸引受众,他们真的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实行偷听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电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进展,新闻媒体给予战斗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内涵,日益成为左右战局进展的重要力气。在以往,新闻媒体可能被禁止向外界发布有关战斗的信息,或者只能通过官方的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和通过对参加军事行动的军人进行采访获得信息,后来渐渐进展到媒体记者可以被支配到军队中去,与部队同住同行,甚至跟着部队上前线,这样媒体记者就能获得更多现场的信息。媒体具有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官员由于电视新闻媒体对其活动进行报道,记者威逼将维和部队第4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不干涉"行动曝光,官员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而不得不对躺在地雷上面的塞拉实施救援,女记者珍妮的说的一句话"能监察数以百万观众的回响将极之好玩",可见,新闻媒体有着广泛的受众群,这也是维和官员所顾忌的。实际上,政府处理和媒体的关系是考量政府自信念、承受力量、透亮程度和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士气的一项重要指标。新闻媒体对战斗的报道倾向、议题设置在肯定程度上揭示了背后所隐蔽的利益关系。电影中,新闻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新闻素材,想比同行挖取更多的独家新闻,他们忽视了战斗带给士兵的苦痛,就如女记者珍妮在采访尼诺时第一个问题就是"炸弹是你放在他身上的吗?"这个问题对尼诺来说是一种羞辱,而尼诺听了这个问题拒绝接受采访也是理所当然的。新闻媒体究竟在战斗中起到乐观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在女记者珍妮间接关心下,塞拉等来了地雷专家,联合国维和部队也实行肯定的实际行动,这应当说是媒体的功劳,新闻媒体舆论的影响力很大,他们起到肯定的监督作用。但第5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当塞拉身下的地雷无法拆除时,媒体却在官员的说服下离开了,这原来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