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师临周而求中华九鼎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中华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6、下列句中的“之”与“夫秦之为无道也”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怅恨久之 B、辍耕之垄上 C、汝心之固 D、何陋之有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的威胁,颜率想出的对策是去齐国搬救兵,用献出九鼎给齐国为条件,齐王兴奋地答应了。 B、齐国发兵救助东周,才使东周幸免于丧失九鼎的灾难,然而东周丧失九鼎的潜在危险依旧存在。 C、颜率在与齐王对话中,设身处地为齐王着想,强调齐王提出的搬运九鼎路线的不可取及搬运之艰辛等客观因素,致使齐王心悦诚服,自动放弃了谋取九鼎的念头。 D、颜率两度出使齐国,凭三寸不烂之舌与齐王周旋,保住了东周的国宝,表现了非凡的智慧与谋略。 8、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 ① 东借救于齐 ② 愿大王图之 ③ 窃为大王患之 ④ 疾定所从出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2)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6、C 7、C8、① 向东 ② 图谋、谋取 ③ 私下、私自 ④ 快、迅速 9、(1)我最终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