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参观博物馆观后感六一那天,趁着儿童节的假期,我和室友去参观了博物馆。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来源于他的建筑,这和工大给我的印象一样,是个玩命盖房子的地方。我总觉得博物馆应当更专注于保藏和展现,这浮夸的建筑反而给我一种掩饰空虚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比较主观的看法。内部的除了楼梯和电梯,还有错落一截一截的扶梯,这样的设计看着不仅对博物馆的功用无任何好处,就算安在其他建筑上大多也是一种铺张,铺张电力,占用空间。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具有形式美感,但是这又违反了设计的宗旨,总体让人感到设计师的水准之水。由于我父亲是学建筑的,我则不免会对建筑产生更多的关注,所以建筑部分到此为止,一下进入正题。第2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在我的观看经受,天津博物馆主要藏有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古代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地方民间工艺品等。一楼是"天津人文由来"展馆,看到了一些以前初高中历史书图片的实体版。还有一些看起来很冷幽默的东西,比如说到燕齐两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曾多次发生战斗,就放了一根插了箭头的人腿骨展览,让人联想到前一段网络上说的那句很流行的"直到膝盖中了一剑";再比如放了一个古时候人做的房子模型,模型做的是茅房下面一猪圈,让人想到古时候人是觉得猪吃屎是可循环再利用么?当然也有一些奇异的东西。书刀,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书签,古时候用竹简,所以会需要到更加坚硬的青铜片吧;还有独乐寺塔上层塔室出土的雕花玻璃瓶,觉得古代有玻璃这种制品颇为奇妙,说是伊斯兰玻璃器,是中国与中亚文化沟通的重要物证什么的,还有水晶项链啊,水晶精油瓶,古时候的前辈们生活的也相当风骚呢。第3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二楼是"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设"展馆,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玺了,多切合主题。摆了也许有两三种玉玺,我最喜爱的是清代的祺皇贵太妃的银玺,(.9xwang.com)是一个张开嘴仪态很萌而又不失威武的"龙",解说上是龙,可明显是个**。整个玺呈银黑色,看起来相当有档次。随后我看到了一个造型很奇怪的说是开过光的瓶,瓶身下方是立方体被切去八个角的样子,中间隔了一小段细瘦瓶体,上方是个正方体,造型之独特应当不会有第二个人想到做这个样子的瓶子,瓶子的各个面分别印着吕洞宾那一拨八仙,突然想到小时候电视里放的八仙过海里演吕洞宾的似乎是现在被称为咆哮教主的马景涛,想想当年,又想想现在网络恶搞充斥的时代,"人"是"物"非啊。还看到了一个名字特别好听的古琴,"玉壶冰"三字篆刻其身,琴身实体已经斑驳,还算素雅,只是琴体刷的的朱漆使琴看起来实在和名字不太相匹配,可以看出琴当年的仆人是个"文艺青年",对这把琴也是疼爱有加吧。我发觉我这次看展览总是思想不纯正,看到一个放第4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酒器的铜禁,竟然第一反应会觉得是古代人上茅厕的坐便,还一个劲感叹古人的才智,但看到真相的时候会因古人没有符合我心中的期望而感到失落,随后看了好几个展品都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照旧是看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是我前一段时间所关注的,关于依据玉石的色泽进行雕琢的技艺。展品是清朝的"翡翠蝈蝈白菜",利用石材的自然成色差异进行雕琢,特别的美,特别生动,白菜和蝈蝈活敏捷现,完全是取自石体本身的颜色。一个卓越的玉石雕刻手艺人不是去磨掉多少石头雕刻成多么简单的玉石作品,而是依据玉石本身的色泽去设计,去创作,使玉石本身的光辉更加夺目,"物尽其用"才是一个设计师应当毕生追求的,这是我喜爱玉石雕刻的缘由,也是我上面所说的,鄙视这座建筑的缘由。这个展厅还有一些古人的珍奇字画,都大差不差吧,但是有一副画真是惊到我了,有些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上面的房屋瓦片树木全是用金线一笔一笔构成,两条彼此相邻的线完全没有手误连接或抖动,密密麻麻的人全是彩绘的,还形态各异,更让人折服的是这幅精细无比作品还特殊的长,我真是佩服的技艺、第5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