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一)关于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分析: 1.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进展的不平衡,矛盾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列宁说: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进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分割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19 世纪 70 年代起,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后,垄断资本家再也不满足平均利润,而是竭力追求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由于资本和生产的集中程度日益加剧。对于追逐高额利润的垄断资本家来说,资本输出和原料、商品市场的控制愈加重要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宽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他们舍命追逐的目标。各个垄断集团只有夺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从而排他性地独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才能在竞争中巩固自身战胜对手。因而,垄断资本主义比自由资本主义更富于侵略性、掠夺性和冒险性。 与垄断资本家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各国则从领土上分割世界掀起了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等继续加紧掠夺,新的殖民强国德、美、日也加入了争夺者的行列。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各民族分成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但是,在 19 世纪最后 30 年里,资本主义进展的不平衡性一场加剧。它强烈地表现为一些国家(美德)跳跃式地赶上和超过另一些国家(法英)。帝国主义各国之间新的力量对比,同历史上形成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是极不相称的。(英:3271 万 km2 、 法:1098 万 km2、俄:1728 万 km2、甚至荷比西葡也占有 674 万 km2,远远超过德、美、日三国殖民地总和)这种状况是后期的资本主义强国所不能容忍的。因此,资本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制订了野心勃勃的称霸计划,并形成三个中心环节。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是按它们的资本和实力来进行的。一旦实力发生变化,也就相应地要求改变它们在占有世界殖民地上的比重。在世界尚未被瓜分完毕的时侯,它们之间还可以通过抢占和分配新的自由的土地来临时缓和矛盾。当世界已被分割完毕的时候,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就不可避开了。1898 年的美西战争、1899-1902 年的英布战争、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是最早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但是,这三次战争毕竟带有局部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