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安装与拆卸滚动轴承是精密机械零件,其套圈和滚动体积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为了保证轴承精度、寿命和性能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应根据轴承的结构、尺寸及配合性质而定,安装拆卸轴承的作用力应直接加在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可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也不可直接加在保持架、密封圈和防尘盖等易变形的零件上。一、轴承安装前的准备:1、有防尘措施、各种工具齐全、各配合件的测量检查、清理各配合件表面的杂物、可分离轴承避免错装。2、清洗:新的轴承表面涂有油质,主要防止生锈不起润滑的作用,可彻底清洗方可使用。一般用煤油、汽油。清洗时一手提内圈,另一手慢慢转动外圈使滑道、滚动体、保持架上的油污完全洗掉之后,再洗外表面。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二、装拆方法1、拆卸轴肩高度通常不大于内圈高度的 3/4,过高不便于轴承拆卸2、安装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1)压力法(压入配合) 1)内圈安装 适用于轴承内圈与轴颈是过盈配合,配合量不大的中、小型轴承。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2)外圈安装 适用于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3)结合型 内外圈同时安装适用于轴承内、外圈与轴颈或轴承座孔均是过盈配合,配合过盈量不大的中、小型的轴承。安装时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2)温差法(加热配合)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装拆及更换轴承的场合,轴承的加热一般采用油浴法或感应器加热法。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 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