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育叙事心得语文教学教育叙事心得 语文教学教育叙事心得 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假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 这次我学了《有效课堂教学与实践》。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有了好的很大的帮助和指明了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进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进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进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进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真正。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常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老师要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第三,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老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老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致地设计。 第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老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仔细地学的前提,仔细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通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