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作用、写法、要求和解析 调查报告是机关工作中使用多、作用大的一种应用文体,写好它是各级各类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可缺少的能力和基本功。这不仅因为调查讨论在当代世界越多越受到普遍重视,而且坚持调查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党我国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也是我们正确地做出和贯彻决策的基础。1993 年 xx 同志专门讲了调查讨论问题,他指出:重视调查讨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过去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现在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最根本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个结合过程,始终是以调查讨论为前提为依据的。他号召:为了抓住时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进展,为了在新的形势下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正确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深化各个领域的实际,大兴调查讨论之风!直到十五大报告中还反复强调并写进了党章。调查讨论,就是为了一定目的,在一定条件下采纳一定的方法,编写信息、观察情况、占有材料,然后鉴别筛选、加工整理,分析综合,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指导改造客观世界,解决问题、建设国家、进展社会的一种科学活动。调查讨论工作主要有三步:一调查,二讨论,三报告。报告就是撰写调查报告,没有这一步,调查讨论的成果就不能传递出去、发挥作用,但是没有前两步也就无从写起,所以我们讲调查报告的写作,也要兼及它的基础调查和讨论。含义、性质和作用1.含义和性质调查报告是反映调查讨论所获得的信息与结论的书面报告。这种特定的报告虽不是正式公文,却是严肃笃实的基础性文体,关系到能否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和能否取得成效。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身体力行地提倡调查讨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其中调查报告如《xx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起过重大的中介作用,已被革命斗争史所证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用 90%的时间调查讨论,用 10%的时间作决策,也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在当代社会,它不仅为党和国家机关做出和贯彻政治、经济、文教、社会各方面重大决策时作为依据之一方面,而且是企业事业部门、金融、财政、市场、民生等各个方面广泛使用。它不再是手工业式的操作、封闭式的传递,而是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