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第 3 章的学习中曾经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当时就遇到过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问题。本节课从这个问题入手,让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能更好地体现细胞膜的功能。还可以用设计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学生易学。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简述生物膜的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解决方法1、设计问题串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2、教师呈现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阐述其基本内容。2、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决方法:用设问法讲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层层剥去“笋衣”中显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第 3 章对生物膜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又安排了学生预习这节内容,所以学生学起来感觉不难,但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学生感觉有难度。五、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2、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1、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2、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学生讨论回答(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科学家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对生物膜结构的漫长探索,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历程。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设问 1:要弄清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弄清其组成成分。那么,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介绍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对膜的研究为什么是从生理功能入手呢?(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条件)设问 2: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呢?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介绍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分析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假说与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关系)设问 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的呢?(介绍两位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分析脂双层这一结论的由来)设问 4: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简介 20 世纪 40 年代的推测和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