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

2014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1/5
2014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2/5
2014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3/5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一、教学背景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实例,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大纲》中对统计部分的要求与《标准》的要求相差较大,若是承接现行《大纲》的话,建议先补充《标准》中第三学段相应部分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本节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2、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五、教学实施 (一)、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小明开设了一个生产玩具的小工厂,管理人员由小明、他的弟弟和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五个领工和十个工人组成。工厂经营的很顺利,需增加一个新工人,小亮需要一份工作,应征而来与小明交谈。小明说:“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薪金是每周 300 元。你在学徒期每周 75 元,不过很快就可以加工资了。”小亮工作几天后找到小明说:“你欺骗了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核对过了,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每周 100 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 300 元呢?”小名说:“小亮啊,不要激动,平均工资是 300 元,你看,这是一张工资表。”工资表如下: 人 员小明小明弟亲戚领工工人周工资24001000250200100人 数 1 1 6 5 10合 计240010001500100010001这到底是怎么了?(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出课题:数据的数字特征(二)、推进新课Ⅰ、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1、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2、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3、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4、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5、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6、什么叫标准差?有什么意义?讨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高中数学 第七课时 1.5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