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9.雷雨 教案

9.雷雨 教案_第1页
1/3
9.雷雨 教案_第2页
2/3
9.雷雨 教案_第3页
3/3
《雷雨》教案教学目的: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2、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3、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4、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教学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教学课时:3 课时。教学方法: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 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 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 i《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二 、《雷雨》标题的意义: 《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雷雨》人物关系表: 繁漪 周朴园 侍 萍 鲁贵周冲 周 萍 鲁大海 四凤 四、节选部分结构: 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1.周朴园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1 2.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3.鲁大海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拆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 第三课时 一、结构紧凑集中: 作者灵活运用“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推动剧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