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人教 A 版数学必修(Ⅲ)教案§1.2.3 循环语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循环语句的两种基本结构特征,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体会循环语句在解决大量重复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减少大量繁琐的计算; (3)利用循环语句表达具体问题(如求和、求乘积)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并初步进行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体会算法思想的威力和价值;也有益于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功能及应用。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语句。尤其是基本技巧(如: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场合。教法与教学用具:采用示例引导,任务驱动方式。讲清概念;注重实例分析,重点突出新知识点,重视新知识的精讲多练,强调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教学用具为:计算机或图形计算器。三、教学过程设计:1、【概念教学】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 型)和直到型(UNTIL 型)两种语句结构。即 WHILE 语句和 UNTIL 语句。(1)WHILE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其中循环体是由计算机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构成的。WHLIE 后面的“条件”是用于1WHILE 条件循环体WEND满足条件?循环体是否控制计算机执行循环体或跳出循环体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该格式的功能:当计算机遇到 WHILE 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 WHILE 与 WEND 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 WEND 语句后,接着执行 WEND 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其对应的程序结构框图为:(如上右图)(2)UNTIL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其对应的程序结构框图为:(如上右图)〖思考〗: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参照其直到型循环结构对应的程序框图,说说计算机是按怎样的顺序执行 UNTIL 语句的?(让学生模仿执行 WHILE 语句的表述) 从 UNTIL 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