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备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编写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次尼泊尔大地震,给尼泊尔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损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沟通,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 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 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 1 级,能量约增加 30 倍。通常,3 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 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 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 级以上地震。1976 年 7 月 28 日发生在唐山的 7.8 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 20 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 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裂,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尼泊尔发生了 9.0 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五次 6 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进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