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的教学设计 1、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认识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思想对人们的影响。 3、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领悟作品思想意义。 2、欣赏心理描写艺术。 教学难点: 欣赏心理描写艺术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检查预习: 下面加点字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抄写租赁契约 B、债券面面相觑寒碜 C、相称模样黯然 D、赝品惆怅账簿 2、导语 三、讲授新课 1、作家作品 莫泊桑:法国 19 世纪后期批判详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一生》《美丽朋友》 2、提示阅读 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3、理清情节: ①请以“项链”为线索,理清文章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借项链——用项链——丢项链——赔项链——项链是假的 ②小说的魅力在于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渐进高潮,你能谈谈对小说的悬念之处,高潮之处的认识吗? ③提问:小说的结尾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有什么意义? 师生共同找出文中的铺垫。 4、分析玛蒂尔德人物形象: 方法:①结合情节;②结合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行为 借项链: ①范读第一部分 1、2 段,思考:文章开头交待哪些情况? 明确:婚姻状况不如意。 ②快速阅读 3——5 段,提问:面对现实,玛蒂尔德产生哪些梦想?这体现她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奢华生活倾慕虚荣追求享乐 ③读借项链余下部分:找出体现玛蒂尔德情感变化关键词语: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明确:怒——悲——静——忧——喜 用项链: 齐读第二部分 1——2 段,总结人物的心态:陶醉 失项链: ①找出该部分细节描写,并谈谈其作用? 明确作用:A、体现人物虚荣心 B、为失项链铺垫 ②请概括失项链后玛蒂尔德情绪 明确:惊慌失措 赔项链: ①提问:为什么说玛蒂尔德是值得同情的? 明确:在赔项链过程中表现出刚强、真诚性格。 ②文中详写玛蒂尔德十年辛酸生活,联系上文“一夜陶醉”追求享乐, 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比,讽刺虚荣享乐思想 提问:你能概括出玛蒂尔德的’形象吗? 学生发言,总结,明确:倾慕虚荣、贪图享乐,恪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 提问:我们应该对玛蒂尔德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既同情又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