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复习:整合知识 升华能力高考冲刺复习:整合知识 升华能力 距离高考(Q 吧)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面对数学学科,不少考生既满怀希望又心存恐惧:希望自己的成绩在最后阶段能得到提高;而随着复习深化,却发现自己不会、不扎实的考点越来越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告诉记者,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而目前数学备考的重点要放在梳理、整合知识的“温故”环节上。 ●老师观点 回归课本、梳理主干、关注边缘知识点,注重各知识版块间的综合运用和联系,注重答题过程 ●复习支招 这一阶段,何老师建议高三学生“多看少做”。 “多看”:看书上的基础知识,关注诸如“原象”、“初相”、“相位”等容易被忽视的边缘知识点,了解难点、重点、疑点、误点、弱点、漏点;看过去的考卷,看易错题。 “少做”:做考卷上的易错题,少做难题。 对待创新题,很多学生认为这类题很难,不去分析就放弃。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创新题不是难题,通过仔细分析后,一般来说,中等水平以上的考生都能够得到一定分数。 比较有难度的是多个知识板块交会的题,考生可先根据最新的《高考说明》了解考试动态。 一些学生反映:现在手中的试卷太多,不知从何做起?何老师告诉记者,做试卷是对考生智力、体力、耐力的一个综合考察过程;试卷中一眼就能看出思路的题不需要动笔做,用来节约时间扎实基础知识。现在,是考生熟悉高考试卷结构、掌握基本答题技巧的阶段,考生一定不要沉迷题海难以自拔。 另外,在考场中,广阔考生还要注意下面 3 个问题: 不要刻意“抠”一道题,这样做容易造成考(Q 吧)试过程中思维短路; 好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要避开“突发奇想”,用一些“非常规”方法解会做的题。这样做,很多时候即便答案正确、但由于解题过程中错误使用了数学理论,仍然得不到分数; 答卷字迹工整,解题法律规范,注重过程,以免因为卷面太乱、阅卷老师不能识别答案而丢分。 学大教育数学讲师 张蕾 ●老师观点 分析近期考卷,突击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在把握高考趋势的基础上,做适量类型题。 ●复习支招 今年高考数学学科的大方向并没有改变,文科、理科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并无差别,只是考查的难度不同。 张老师首先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先重点复习一下《数列》和《三角函数》两个知识板块。其中,《数列》要先复习,因为这一板块知识独立、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三角函数》的知识在高考中多以大题形式出现,选择、填空题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