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监管与激励普遍存在的问题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13:55[摘要] 创维、伊利、科龙事件中高管人员麻烦层出不穷。这说明公司监管与内部治理存有漏洞,丛另一方面也现了公司内部激励与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关于现行公司高管人员监管和激励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 监管机制 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证券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些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性隐患逐渐显露。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监管缺失,浅层激励,经理人员职业制度不能落实等问题。 一、监管机制问题 1.制度流于形式 制度建设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一旦建立或形成,就应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全体员工有约束力,所有的员工都要遵守,不遵守就要受到纪律追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内部监管制度基本流于形式,存在着用人、资金使用,以及项目管理方面监督不力问题。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监督作用微乎其微。监督是对制度落实与否、制度执行好坏的督促和检查,是防止权力异化和滥用的关键,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如果对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没有监督,制度就形同虚设,制度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 2.资金掌控不力 所谓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影响着特定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决策者本人应加强自身约束,同时通过民主集中制等制度加强对其的监督。 3.外部约束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股票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价值,无法体现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因而通过资本市场来约束经营者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流通股股东分散,也不可能动摇公司的控制权。因此我国很难通过资本市场来约束经营者。 4.内部约束存在的问题 内部约束主要指的是公司治理机制对高层管理者的约束。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主要不是为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而设立的,决大多数公司的治理机制是为满足《公司法》的要求而虚设的,因此内部制度并没有起到实实在在地治理公司的作用。在已设立的公司治理机制中,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股东大会不能对董事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董事会无法对经营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