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律常识 第一节 民法2024 年最新《民法总则》于 2024 年 3 月 15 日通过发布,自 2024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这次《民法总则》全文的出台,暂不废止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规定不一致的,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专题一:民法概述 一、 民法的概念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总则》第2 条新修改。二、民法的基本原则人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2024 年 10 月 1 日《民法总则》第 9 条新增: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专题二: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国家在特别的情况下,也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1)概念: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2 人包括:① 物;② 行为;③ 有价证券;④ 非物质利益;⑤ 智力成果(知识产权)贷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四、知识产权1. 著作权: (自动保护原则)著作财产权:作者终身+死后 50 年(出版/发行/复制)著作人身权:永久(署名/修改/发表/保护作品完整权)2.专利权: (先申请原则)(1)发明: 20 年; (2)有用新型: 10 年; (3)外观设计 10 年。3.商标权; 2024 年 5 月 1 日新《商标法》实施。(申请在先为主、使用在先为辅)《民法总则》第 123 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1)作品; (2)发明、有用新型、外观设计; (3)商标; (4)地理标志; (5) 商业秘密;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植物新品种; (8)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专利法》第 25 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心: (4)动物和植物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专题三:民事主体自然人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