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桩基基础设计1 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分析目前在我国来说,桩基础的施工是一项比较基础和常见的施工工序。当出现施工土层疏松或是不达标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扩大地基基础的方法或是技术来进行弥补土层的不足,使得地基的条件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和承重力要求。采纳桩基础的办法,就是在地基中插入几根特制的桩,就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应力和重力通过桩传导到地下或是土层中,满足建筑物对桩基的要求。目前常使用的一些桩基础有预制桩基础、树根桩基础、沉管灌注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基础等,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桩基础施工方式选择。2 公路桥梁桩基设计中静载荷试验分析在目前公路桥梁桩基基础的设计中,由于受到时间和技术的约束,根据地质报告情况确定单桩承载力的设计值,然后再根据这个估算的承载力进行直接的桩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最后,等工程竣工之后,再进行静荷载检验,这种模式是不科学的。假如结果符合要求,则可行,假如结果不行,则进行补桩也很困难。因此,这样进行设计,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桩周土摩擦力标准值及承载力的标准值,是一个经验值,不适宜直接采纳;通过对各类公路桥梁桩基的观察,发现大多数桩的承载力均大于计算值,相差幅度较大;例如,在某地高铁桥梁的建造过程中,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应采纳 D1500 的预应力管桩,桩长为三十五米,根据JGJ94-94 公式 5.2.8 估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约为 5000kn,而要求进行的破坏性试桩现实实际单桩承载力为 3500kn,明显差距较大。二是当施工场地不均与或是地质报告数据参数有偏差的情况下,不进行试桩就直接根据地质报告进进行设计和施工就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并造成浪费。例如,苏州海星大桥,根据地质报告,应采纳 45 米长的预制方桩,桩周为 2400,单桩承载极限标准值为 3500kn,采纳的是静力压桩的方式,但实际的施工中几乎每根桩都压制 3000kn,并未达到预定深度,在施工中每根桩都采纳了劈桩,造成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因此,在桩基础的设计中,进行静荷载的检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项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乎到桩基的样式、桩的规格和桩入土的深度,同时也对施工的进度有所影响。我们应通过科学的试验、取得准确的数据,再进行设计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3 对公路桥梁桩长、桩型和样式的分析桩在公路桥梁的桩基础设计过程中,桩型和桩长的设计是否合理将会对桩基础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合理的桩型和桩长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