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目前道路现状 近年来,笔者调查了华北地区部分道路,发现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十分突出,许多问题涉及到高等级路面,如京石高速公路保定南至正定东半幅,94 年通车,95 年就出现局部路段路面开裂、泛油严重、特别在弯道处推拥成包、路面标线扭曲变形,太旧高速公路河北段 95 年通车,97 年发现大量拥包,唐津高速公路东段 96 年底通车,127;97 年 9 月份观测发现泛油严重,局部有拥包现象,桥面铺装段局部拉开推移;127;石家庄至黄骅港汽车专用线,今年 9月份本人驱车走完全线,油包、油垅、车辙随处可见,给人感觉好象刚洒完粘层油似的,路人行走能将鞋粘住、127;汽车行驶带着粘附声响。天津至霸县公路,北京至福州 104 国道沧州路段,山东德州路段、天津市区许多市政道路、津塘一级公路也均有上述病害出现,有的地段还十分突出。二.病害出现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病害出现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无外乎下列几个方面。1.沥青质量问题 由于近几年交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全国各地二级路、一级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开工项目很多而建设资金又有限,因此,在道路结构层的厚度设计、材料的采纳本着经济适应的原则,而对交通量的变化,使用年限并没有重点讨论,象高等级沥青路面,许多省市采纳的是上面层使用进口沥青,而中面层、底面层则采纳国产沥青,就国产沥青而言能达到法律规范要求的厂家并不多,而且数量十分有限,不可能满足国内建设规模的需要。作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十分清楚这一情况,但从节约资金的角度来看只能牵强实行这一方法。2.设计法律规范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柔性路面国家设计法律规范仍然采纳弯沉值控制,并以黄河 JN-150 为标准荷载,作为设计参数,使用年限采纳累计折合成标准荷载次数作为控制指标,而对重型车,特别是超重型车辆对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却没有过多过细的理论保证,法律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虽然现在国内许多路面方面的专家也在探讨这一问题,127;并有专家写文章进行论述。但国家法律规范并没有修改,设计时仍然要使用目前颁布的法律规范,在这一问题讨论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比如一个正常的劳动力他能挑起 75kg 的东西,那么在甲乙两地一天能来回走8 趟,127;假如这个人每次挑 50-75kg,那么,他每天完成 8 趟不会有问题,但是突然有一天,一趟让他挑 150kg 上路那么恐怕会将身体损坏,身体一旦严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