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 年高中历史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1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采用各种办法阻止变法。(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宋神宗的态度:动摇。(4)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二、积贫局面的改变1.原因(1)农田水利法:不仅保证了农业灌溉,对防洪抗灾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2)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农民得到实惠。(3)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5)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表现北宋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政府府库储存的货物,可供政府 20 年的财政支出。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载: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 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你认为王安石针对“积贫”而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项?依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我的思考]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原因(1)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既实现兵农合一,又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2)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3)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4)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2.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3.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宋人邵伯温在《闻见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 日之祸(按:指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1)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观点。(2)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我的思考](1)宋人邵伯温的观点是错误的。邵伯温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的立场上,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并把北宋的灭亡和宋廷的南迁归罪于王安石变更祖宗法度,视为祸根。(2)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运动:在克服北宋统治危机,达到富国强兵上取得一定的成效 ;变法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