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如 2013 年全国大纲卷第 7~9 题,2012 年江苏卷第 18题,2011 年天津卷第 4 题,2009年江苏卷第 9~11 题等。2.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如2013 年福建卷第 1~2 题,2013年江苏卷第 19~20 题,2013 年安徽卷第 35 题,2012 年浙江卷第 1 题,2012 年江苏卷第 17 题等。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常结合人均 GDP 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统计图,考查对图的判读能力以及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原因的分析能力。2.常结合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考查对清洁生产流程中区域布局、集聚原因的分析能力。3.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图,考查对生态农业系统中不同环节的判读能力及生态农业特点的分析能力。4.常结合区域图和题干信息,考查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引发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猎崇拜自然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农业文明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国家差异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同时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点睛】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1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2)行动: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