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事情发生在 1998 年的夏天,中国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一场大洪水。一个军人家里遭了水灾,他准备利用休假回去帮助妻儿老小安顿一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准。就在这时候,他的部队接到长江抗洪救灾的紧急命令。他丢掉回家的火车票,毅然踏上远离家乡的抗洪抢险的征途。在与洪水殊死的奋战中,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他当初选择回家是可以的,他有休假和照顾家小的权利。可是他也有为国分忧、为民尽力的责任。在权利与责任之间,他永远地选择了后者,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每个人都会面临权利与责任选择的问题。当人同时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时,人的权利与责任就会出现矛盾,因此,人也在随时选择自己的角色。其实,人需要选择自己的余地是非常大的。下面举个例子:一个男孩和同桌的女孩因某个问题争吵不休。老师提醒他们遵守中学生守则,自习课要保持安静。男孩回家告诉父母,回答是:“别跟女孩一般见识。”男孩知道自己的位置是学生和男孩。由于父母工作的变迁,男孩从北京迁到上海上中学。他听到许多对他的议论都是,有关“北京人”或“北方人”与“上海人”或“南方人”的不同。这时他感觉到自己不是单个的学生和男孩了,已经代表北京人或北方人了。后来,男孩到美国去念书,美国人又把他分类为“东方人”,其定位的范围更大了。他代表包括中国大陆人、台湾人、香港人,还有日本人、越南人、菲律宾人等黄种人。一次在美国的野外郊游,这个男孩因迷恋森林中一种奇异的植物而落队了。他突然发现伙伴们已不在身边,便赶紧向前追赶。可是走了一阵子之后,他发现自己又回到刚才那个奇异的植物那里。迷路了,孤独、恐怖一下子把他笼罩起来。男孩不知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前进,除了听到各种鸟叫,看到蹦跳的小松鼠,找不到有关人的踪迹。他发现湿地上有不同动物的脚印,惟独没有人的脚印。他多么希望能见到人,不管是蓝眼睛的还是黑眼睛的,不管来自哪个洲的,不管是什么年龄或性别的。急切向往人群的男孩终于碰到后面来的旅游者,这时他感觉大家都是地球人,都属于人类。人的范畴可大可小。人怎样选择自己?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爱好、学历、经历、职业、婚姻、生活方式等。但作为人类的一员,首先你应该是人。当人种、民族、国籍、生长地、阅历、祖传、职业、性别、年龄不同时,人便表现出遗传与环境造成的差异。越微观越抽象,人的差异就越大,就像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然而,从宏观的角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