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讲 函数图象【2013 年高考会这样考】1.考查函数图象的识辨.2.考查函数图象的变换.3.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或求两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复习指导】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方程、不等式的重要工具,是数形结合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复习时,应重点掌握几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并在审题、识图上多下功夫,学会分析“数”与“形”的结合点,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法技巧理解透彻.基础梳理1.函数图象的变换(1)平移变换① 水平平移:y=f(x±a)(a>0)的图象,可由 y=f(x)的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 a 个 单位而得到.② 竖直平移:y=f(x)±b(b>0)的图象,可由 y=f(x)的图象向上(+)或向下(-)平移 b 个 单位而得到.(2)对称变换①y=f(-x)与 y=f(x)的图象关于 y 轴 对称.②y=-f(x)与 y=f(x)的图象关于 x 轴 对称.③y=-f(-x)与 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由对称变换可利用 y=f(x)的图象得到 y=|f(x)|与 y=f(|x|)的图象.① 作出 y=f(x)的图象,将图象位于 x 轴下方的部分以 x 轴为对称轴翻折到上方,其余部分不变,得到 y=|f(x)|的图象;② 作出 y=f(x)在 y 轴上及 y 轴右边的图象部分,并作 y 轴右边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的图象,即得 y=f(|x|)的图象.(3)伸缩变换①y=af(x)(a>0)的图象,可将 y=f(x)图象上每点的纵坐标伸(a>1 时)或缩(a<1 时)到原来的 a 倍,横坐标不变.②y=f(ax)(a>0)的图象,可将 y=f(x)的图象上每点的横坐标伸(a<1 时)或缩(a>1 时)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4)翻折变换① 作为 y=f(x)的图象,将图象位于 x 轴下方的部分以 x 轴为对称轴翻折到上方,其余部分不变,得到 y=|f(x)|的图象;② 作为 y=f(x)在 y 轴上及 y 轴右边的图象部分,并作 y 轴右边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的图象,即得 y=f(|x|)的图象.2.等价变换例如:作出函数 y=的图象,可对解析式等价变形y=⇔⇔⇔x2+y2=1(y≥0),可看出函数的图象为半圆.此过程可归纳为:(1)写出函数解析式的等价组;(2)化简等价组;(3)作图.3.描点法作图方法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化简函数的解析式;(3)讨论函数的性质即奇偶性、周1期性、单调性、最值(甚至变化趋势);(4)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 一条主线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学习函数内容的一条主线,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作函数图象首先要明确函数图象的形状和位置,而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