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讨论 随着化学工业的进展,化工生产在工业和居民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及强腐蚀性原料,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火灾、中毒、放射等事故也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据美国芝加哥安全咨询公司 1957~1986 年统计的 100 例事故损失在 1000 万美元以上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中,炼油厂占 42 起为最高。国内化工企业连续发生的爆炸事故也说明这一点。1950~1979 年统计的 186 起爆炸事故中,有 48 起与油气泄漏有关。据统计,过去的几十年,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爆炸事故占 50%之多。这些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如 1947 年美国发生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 576 人死亡,3000 多人受伤;1984 年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毒气泄漏,造成 2500 人死亡,20 多万人中毒,5 万人失明,10 万人终生致残。化工企业由于使用原料及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特别性,极易发生事故及重大事故。氢在生产、储藏、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工艺操作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根据规定定期对装置、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安全状态的评估并纳入特别管理。预测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发生的同时,能够及时实行必要的措施,根据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救助和疏散人员,有效地控制事故扩大,减少损失。 虽然人们对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认识,企业对危险场所和部位也加强了管理和检查,但是由于操作、物料、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存在,事故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化学工业企业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或场所,应事先进行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后的状态定量预测,估量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化工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周围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依据这些情况,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措施方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根据预定方案进行实施,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控制。重大事故应急措施方案主要包括组织方案、制定责任制、警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