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火灾预防与控制 1.前言 地下空间是人类潜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早在 1991 年 12月,东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就曾预言,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讨论表明,我国在 21 世纪即已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时代。随着城市的进展,我国地下空间进展迅速,但在消防安全上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亟待讨论解决。在世界地下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起火而引发火灾,例如 1949 年的美国、荷兰隧道火灾,1979 年的日本隧道大火,1987 年的英国伦敦地铁车站火灾,2024 年的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等都是震惊于世的。对此,地下工程火灾的预防与控制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有的国家已列入重要科研课题。近二三十年来,日本、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进行讨论和实地模拟地下工程火灾试验,讨论火灾的危害性及其消防对策。因此,对地下工程防灾救援系统的讨论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2.火灾的来源及特点 2.1 地下掩蔽工程及其特点 地下工程是指建在地面以下即岩石或土层中的各种工程设施,地下掩蔽工程是指具有战争防护具有改造潜力,建造在地面以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它包括军事地下工程和民用防空工程、其中军事地下工程或称地下军事工程,主要是指为军事、国防需要而修建的地下指挥所、地下飞机库、地下潜艇基地、地下导弹发射井以及地下弹药库等,它与军港码头、机场跑道、导弹阵地、通信工程、武器兵器试验基地、营房工程以及后方基地仓库共同构成指挥、作战、战备训练、后勤保障等配套的工程体系;而民用防空工程是指具有设防等级(我国分为一级至六级 6 个等级),主要用于防空的单建式或附建式防空地下室,以及具有改造潜力、战时能迅速转换成具有防护能力的隧道、地铁、商用地下贮库、城市地下公共建筑,市政管道工程以及地下工业工程等。地下掩蔽工程是国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保存战斗实力的重要依托和屏障,中外许多战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已成为反空袭作战的强有力 盾牌 。 2.2 道路隧道火灾的来源及特点 道路隧道运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隧道火灾和交通事故,以及由此产生的次生灾害。例如:先行车辆发生事故,后续车辆因来不及绕行、避让及急停而与先行车辆发生冲撞,并可能导致后续车辆接连冲撞甚至起火等;隧道是一个狭小的交通通道;进出口都只 1 个,加上现代道路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因而任何车辆进入稳定交通流后,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