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_第1页
1/6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_第2页
2/6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_第3页
3/6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一)震前准备在地震来临前做好对策预案,加固建筑物,并向群众进行宣传,使其在思想和知识上有所准备。在地震发生阶段,人们主要根据平常的防震知识和实际情况,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避震。同时要注意观察附近的情况,是否有人遇难和负伤待救。负伤待救者也应做好自救或尽快寻求救援。在震后自救阶段,短时间内救援力量难以到达灾区,这时是最困难的时期。在此阶段自救是主要方式,人们应了解自救的注意事项,并且预防强余震。大震后 3 个小时,救援力量一般可到达灾区,有组织的救灾活动即可全面展开。但此时也应注意强余震和续发性大震的防备。防震措施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震救灾。要做好以下准备。(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震前白防,是指有中、短期地震预报背景的地区,根据临震前所发现的宏观异常,实行简易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的举动。另外,震前的物质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有高能量食品、水、急救箱等,放在震时紧急躲避处,以争取足够的等待外援时间。(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4)加固室内器具。(5)落实防火措施,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抢救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7)适时进行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二)震时应急(1)瞬时抉择,珍惜 12s 自救机会。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 P 波(纵波)和 S波(横波)。每种类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P 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 8~9km,最先到达地面。在震中区,P 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人们地震发生了的信号。s 波的运动速度比 P 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钟 4~5km,是继 P波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以及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因此,自我救助主要是在 P 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 P 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是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 12s 自救机会。另外,地声地光也是大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震前10min 内,到临震十余秒时声响最大。临震时先听到呼呼风声,接着是轰轰声,再就是咚咚声,之后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