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_第1页
1/4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_第2页
2/4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_第3页
3/4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进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逐步由东部转向中西部地区,特别在西南山区,不可避开的遇到大量高填方、软弱地基及顺层斜坡地基等特别地段的路基[1]。湿软路基为软弱路基的一种特别形式,特别在斜坡上的填方湿软路基,其设计施工的方法还不完善[2],部分修建好几年以后出现路基滑坡现象。本文以西南某湿软路基滑坡为依托来分析其成因并进行治理加固。2 工程概况该滑坡位于某高速公路 K102+100~K102+300 段,为填方路堤,左侧坡面按 1:1.5、1:1.75 坡比放坡,中心最大填高 23m,左侧填方边坡最高约 25m,坡面采纳框架植草防护。该路段于 2024年竣工并于同年 12 月通车运营。2 滑坡原因经地质钻探和用探地雷达技术揭示边坡地层主要由人工回填土、粉质粘土和炭质泥岩组成,其中地层土石混合现象比较严重,土中夹杂大量碎石和块石块石直径通常在 0.2~1.2m。路段区下伏为煤系地层,炭质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岩体长期在地下水的浸泡下易软化、强度降低,形成湿软地基。该路段左侧改移老路为区内乡村重要连接公路,重型车辆多、交通量较大,同时,受 7 月、8 月持续降雨影响,大量降水下渗,导致下伏炭质泥岩进一步受水浸泡,在重型车辆荷载作用下,改移老路发生明显的沉降,路基沉降量达4~5m,导致高速公路填筑体前缘变形破坏。3 滑坡加固治理设计3.1 设计指导思想在充分掌握滑坡岩土介质物理力学特性、地层分布状况、滑坡成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2 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1)做到科学、安全、消除滑坡隐患达到边坡长久安全稳定之目的。(2)保证边坡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工程投资,降低工程造价。(3)保护周边生态环境,要优化施工缩短工期。3.3 加固设计方案根据滑坡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技术法律规范[3],本着安全经济、技术先进、施工可行和保护环境原则,笔者对此湿软路基大型滑坡进行了加固治理设计。通过多种方案的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最后选择了安全经济、技术成熟、工期短暂的路面花管注浆、抗滑桩结构型式。(1)路面花管注浆为保证治理施工期间右幅路基运营安全,于 K102+140~K102+195 段路基中央分隔带位置设置 4 排注浆花管,采纳 1×0.5m梅花型布置,共 220 根,单根长 15m,共 3300m。灌注水泥浆量为222.1m3。(2)抗滑桩于 K102+131~+231.8 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区湿软路基滑坡成因和加固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