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形象的窗口和效益的源泉。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质量、文明施工要求不断提高,施工周期长,材料价格波动起伏,以及其他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项目运作处于严峻的环境之中。因此,如何作好项目成本管理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经营能否长期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一、施工前的成本管理1.技术标和商务标的编制。招投标时编制的商务标和技术标,其目的与实施阶段有所区别。前者是为了中标,而后者是为了盈“”利,但在投标过程中,不能 饥不择食 ,在不影响中标前提下,应“”实行 技术措施 ,为今后的成本管理制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以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技术标的编制内容要涵盖施工中的方方面面,但要注意重点突出和留有适当变更的余地。由于编制时时间仓促和资料不全,技术标不同于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可避开存在不确定和不确切“因素。为避开中标后的被动局面,在制定方案时,进行适当的 文字”处理 ,为今后的施工措施和造价调整打下伏笔。商务标编制时,在不提高总报价的前提下,可采纳不平衡报价法,对早期完成的和估计工程量将增加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增单价,以后期完成的和估计实际工程量将减少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减单价,以有利于压价工程成本的改善和资金周转,减轻资金使用成本。2.总承包合同的签定。总承包合同中的多数条款都涉及工程造价,因此合同条款的签定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在签定过程中,既要按招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办事,又要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通过谈判,争取到合理的合同条款。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索赔和反索赔的因素,对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避开责任的条款应讨论透彻,并在条款申明确,力求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化风险。3.工程成本的合理预测。工程成本的预测是项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克服了传统意义上成本管理依靠财务部门决算报表所带来的时效性滞后的弊端,避开了一旦反映在财务帐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实的现象。工程开工前,应以定额标准为依据,分阶段(进场临设、基础部分、主体封顶、内外装饰等)分项通过划小核算单位,搞好施工图预算,测算出按工种,按部位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耗用指标;对各种技术方案、措施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探究降低成本的各种途径,从而确定目标成本。4.签定合理周密的分包和包清工合同。工程成本的确定,最终通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