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粉尘危害治理中的应用

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粉尘危害治理中的应用_第1页
1/5
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粉尘危害治理中的应用_第2页
2/5
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粉尘危害治理中的应用_第3页
3/5
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粉尘危害治理中的应用从事粉尘作业应首先考虑预防粉尘疾病、控制粉尘危害程度,有的企业粉尘危害程度较高,控制的难度也大。需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科学治理,才能达到有效保护工人健康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2024~2024 年我们在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调查的基础上,从粉尘危害严重的两家企业入手,粉尘危害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粉尘危害严重的 2 家企业(某热电厂和某金属结构厂)作为治理对象。其中的热电厂其输煤岗煤尘浓度最大超标 5 倍以上,经过两次治理效果均不显著,其中的金属结构厂综合车间电焊烟尘浓度超标 4 倍以上,2001 年在没有专家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改善通风条件见效不大。2024 年这两个厂被列为职业卫生工作重点治理项目。1.2 方法1.2.1 解决卫生防护技术难点治理对象中的热电厂输煤岗粉尘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原因:(1)由于这个厂燃煤锅炉使用的原煤输送时要经过两条斜廊(第 1、第 2 段)和一条水平廊(第 3 段),路线较长,传送带又无法密闭;(2)原煤经第 2 段粉碎后再通过第 3 段送入锅炉进煤口,其过程又会加重二次扬尘的产生;(3)由于工艺的要求煤入炉后需在炉内经吹起悬在炉内燃烧,所以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包括碎煤过程都不能采纳湿式降尘措施,也就增加了除尘难度。该厂 2001 年第 1 次采纳布袋除尘设施,粉尘浓度有所下降,但第 1段、第 2 段和第 3 段下煤口处粉尘浓度仍然超标,最高达 27.5mg/m3。2024 年通过招标,采纳静电除尘设施(滤过式除尘系统),但经检测仍然超标(最高浓度为 15.0mg/m3)。2024 年专家组通过对下煤口处的输煤过程反复观察,发现在第 2 段和第 3 段,由于前段末端和后段始端的落差作用,在静电除尘前先有扬尘产生,光靠静电除尘设备无法控制前端的扬尘扩散。经讨论决定,实行两项措施:(1)在静电除尘前先在两台碎煤机处加布袋除尘设施,并对碎煤机加强密封,并对第 3 段始端加长密封罩;(2)在下煤处加缓冲斜坡。从扩散源和输送过程最大限度控制粉尘浓度。另一金属结构厂综合车间。该车间空间虽然较大(高 6m、长45m、宽 20m),但由于北侧一墙之隔是一机修车间,车间南侧无法开通风口,不能产生对流,电焊烟尘大量积存在室内,长时间散不尽,电焊尘超标严重(最高超标 4 倍)。通过调研发现,主要与电焊作业点多(焊烟扩散量大)、车间通风受阻有关。2024 年经检测提出整改意见,厂方自行改造,在车间顶部开了通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粉尘危害治理中的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