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课 题§6.1.2 不等式的性质(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不等式的性质定理 1,定理 2,定理 3 及其推论.2.不等式性质定理 1,定理 2,定理 3 及其推论的证明方法.(二)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不等式性质定理 1、2、3 及推论的证明,初步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2.理解定理 3 是移项法则的依据.3.能运用不等式性质定理及推论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对不等式性质定理的掌握,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解题能力和思考问题严谨周密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性质定理 1、2、3 及推论,注意每个定理的条件.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变形的理论依据.●教学难点1.理解定理 1、定理 2 的证明,即“a>b b<a 和 a>b,b>c a>c”的证明.这两个定理证明的依据是实数大小的比较与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2.定理 3 的推论,即“a>b,c>d a+c>b+d”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但两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减时,就不能得出一般结论.●教学方法引导启发结合法——即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有关知识,顺利完成定理的证明过程及定理的简单应用.●教具准备幻灯片两张.第一张:记作§6.1.2 A1.比较两实数大小的依据:2.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方法:作差→变形→判断差值的符号→得出结论.3.已知 x,y 均为正数,设 M=yx11 ,N=yx 4,试比较 M 和 N 的大小.第二张:记作§6.1.2 B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初中)(1) 若 a>b,则 a+c>b+c,a-c>b-c;(2)若 a>b,c>0,则 ac>bc,cbca ;a>b a-b>0a=b a-b=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