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关键设计要点随着国家对建筑节材、节能和环保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建筑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对建筑产业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以下简称桁架叠合板)作为建筑产业化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节约模板,提高施工速度,改善作业环境以及良好的外观质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工程所应用。桁架叠合板对模具制作要求较低,制作比较简单,对工人技能要求不高。但设计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其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桁架叠合板的使用范围桁架叠合板使用范围受技术、经济、政策因素等影响。在技术方面,装配整体式结构除去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外,楼盖宜采纳叠合板(包括桁架叠合板)。对于主体现浇的结构,也可采纳桁架叠合板。在经济方面,桁架叠合板使用定制模板,相对普通现浇楼盖增加工厂模板费用,但减少现场模板及支模费用。当板块类型较少、 模板组合后减少模板数量、 板块数量多时,能大大降低桁架叠合板模板摊销,降低单块板的造价。反之则不具有经济合理性。在政策方面,目前政府支持推广使用叠合板,加快建筑产业化推动。预制底板划分及编号规则预制底板划分应尽量减少板块规格。通过调整现浇缝宽度调整板块宽度减少模板规格,或通过模板组合减少模板数量。预制底板编号应有一定规律性,通过附加符号能辨识对称构件或微小尺寸差异的构件,比如通过附加 F 表示对称构件,通过附加a~e 等字母表示使用相同模板的构件。桁架叠合板结构组成及厚度要求桁架叠合板竖向构成包括叠合层和预制底板:叠合层由保护层、顶部钢筋层和预埋管线层组成;预制底板由桁架钢筋锚固层,底部钢筋层和保护层组成。图 1 桁架叠合板结构组成及厚度叠合层中保护层为 15mm,顶部钢筋层不小于 16mm(2 层钢筋),预埋管线层为 20mm(不考虑管线交叉时)、30mm(入户电缆穿管时)、40mm (考虑管 线交叉时),理论总厚度不应小于51mm,考虑施工误差等其他因素不应小于 60mm。预制底板桁架钢筋锚固层不小于 30mm,底部钢筋层不小于 16mm(2 层钢筋),保护层 15mm,因此总厚度不宜 60mm 。 由以上得出桁架叠合板厚度不宜小于 120mm ,考虑管 线交叉时不宜小于 130mm。当叠合板厚度大于 180mm,宜采纳空心叠合板。桁架叠合板的合理跨度桁架叠合板厚度不宜小于 120mm ,其合理跨度对 于单向板(跨厚比 35~40)不宜小于 4.2~4.8m;对于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