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市政桥梁工程,道路红线宽度 12m,全线单跨 16m 简支桥梁一座。本桥梁桩号为 K0+038,板梁标准跨径 16m,梁的长度、高度,分别为 16.0m 及 0.8m,板宽为 1.3m,悬臂为 0.5m。根据设计要求,桥梁预应力张拉前,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方可确保施工质量达标。为达到设计要求,本工程考虑采纳 16m 预应力空心板进行施工。工程中所应用的预应力筋,标准强度为 1860MPa,应力为 0.75。为改善施工效果,本工程考虑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为工程提供指导。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原理及工艺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为桥梁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要求首先制作构件或结构,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张拉预应力筋,最终完成施工。采纳后张法施工,无需应用台座设备,施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应用的过程中,应首先制作留有预应力筋孔道的梁体,继而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植入预应力筋,后张拉,予以锚固,并进行孔道压浆,浇筑梁端部分混凝土,最终结束施工。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钢丝的下料长度,是决定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人员可采纳以下公式,对钢丝下料长度进行计算:L=L0+L1 上述公式中,L0 代表孔道长度,L1 代表固定端与张拉端钢丝长度。3 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效果3.1 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3.1.1 预应力钢材的选择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合理选择预应力钢材是关键。钢材购买完成后,应给予抽样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质量合格者,方可入场。入场后的钢材,需存放于仓库中,仓库需防雨,且通风良好[1]。钢材不得放置于地面,离地高度应>20mm。预应力筋施工所用的钢绞线,应具有松弛度低、强度高的特点。钢绞线的表面,不得存在污渍,以免影响工程的施工效果。为确保钢绞线质量达标,施工人员同样应对其进行抽检。抽检时,应重点对其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松弛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存在一项不合格,则全盘报废。3.1.2 锚固体系与波纹管本工程施工所用的锚固体系,由锚板、螺旋筋等部分构成。锚固体系入场时,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入场。检查期间,锚固的硬度指标应予以重复检验,避开参数出现误差。选择波纹管的过程中,确保其弯曲半径、荷载等指标无异常是关键[2]。本工程施工所用波纹管,最小弯曲半径应为 30mm。确保上述参数达标,可避开波纹管于弯曲的过程中被损坏。工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