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1、现场急救与清除毒物(1)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除污染衣物,并清洗皮肤受污染部位,但应注意急救者自身应穿戴的防护用具,以防自身中毒。(2)经口中毒者如时间不长应予催吐和洗胃,洗胃液选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后予服硫代硫酸钠 2~3g。2、解毒治疗(1)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竞争 CNˉ,使其结合形成无毒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然后用供硫剂硫代硫酸钠,使 CNˉ 结合成硫氰酸盐由尿排出。其品种、用法与用量为① 4mdash;二甲氨基苯酚(4mdash;DMAP)。对严重中毒者可于现场即肌内注射 10%4mdash;DMAP2ml,然后再静脉缓慢注射 25%硫代硫酸钠 25ml,注射速度为 2.5~5ml/min。如症状有反复,可予 1h 后重复使用半量。②亚硝酸盐(酯)类,于现场可用亚硝酸异戊酯 1~2 支,置于手帕中捏碎,给患者口鼻吸入,每次半分钟,每 2min 吸 1 次,总量不超过 5 支,以做应急治疗;入院后对未吸入者可用 3%亚硝酸钠 6mg/kg 作静脉注射,以每分钟2~4ml 的速度缓慢推注,然后用同一针头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5~25g,必要时于 1h 后仍可再重复半量。亚硝酸盐(酯)类的主要副作用为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应予注意。③亚甲蓝:剂量10mg/kg 静脉注射,然后再用硫代硫酸钠,疗效较差。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可于清洗排毒前或与其同时使用,使用后应使患者黏膜出现青紫,注射中如出现休克,即不宜再用。由于4mdash;DMAP 使用方便,副作用也比较少,故目前推举作为首选药物,亚甲蓝疗效差,已基本淘汰,只有在找不到其他解毒药又处于紧急状态时才采纳。(2)钴化合物钴化合物可直接与 CNˉ 结合,形成无毒的氰钴酸盐和氰高钴酸盐,从尿中排出。一般用依地酸二钴或羟钴胺,成人用依地酸二钴 300mg 溶于 20ml 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根据病情可重复应用 1~2 次;羟钴胺首剂 50mg/kg,静脉注射或滴注,维持量每小时 25mg,钴的毒性比较大,作用于平滑肌引起呼吸加快,血压下降,呕吐和腹泻等,故未能广泛使用,目前仅法国较多使用依地酸二钴。(3)糖类葡萄糖能与 CNˉ 结合,生成无毒稳定的氰醇化物,50%葡萄糖液可对氰化物中毒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但作用缓慢,常难达到治疗效果,仅作为解毒辅助药物。3、吸氧在解毒治疗的同时,应给吸氧,有条件者可进高压氧治疗。4、细胞色素可用 15~30mg 静脉注射或加于 10%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