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_第1页
1/6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_第2页
2/6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_第3页
3/6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一、建设海绵城市存在的难点1.“”绿色海绵体 相对稀缺。其次,导致城市海绵体不足的原因是在市政建设过程中采纳了大量的硬化不透水性路面,导致径流系数过大,汇水时间缩短,为城市内涝埋下了隐患。另外,流经城市的河道出于行洪的考虑,大多被硬化,被覆盖,沿河两岸可以净化“”城市环境和抵抗自然灾害的 绿色海绵体 逐步消逝,这就自然降低了城市抵抗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好自然湖泊、湿地和水塘就是对绿色海绵体最好的保护和利用。2.“”海绵城市建设政策不完善。基于建设 海绵城市 的绿色理念,海绵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2024 年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但 海绵城市 建设不能仅靠拿来主义,还必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当地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国土资源、城乡建设、规划、水利、绿化、城市管理、防汛应急等多部门参加,因此需政府统一规划协调,出台完善的政策,以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在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项目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管理环节加强审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目标与指标落实。3.“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缺乏认识。社会公众对 海绵城”市 普遍缺乏认知,城市化建设的前期,人们只顾一味地追求建设速度,舒适性,而忽视了建成区与自然和谐共处。譬如,大面积的水泥硬化路面、广场的出现,使宝贵的雨水未经利用而付之东流,建设之初缺乏考虑如何将雨水资源无害化再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实行 渗、滞、蓄、净、用、排 等措施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趋利避害。让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去想象未来城市会象海绵一样兼收并蓄,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 并加以利用。4.资金需求量大。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曾公开透露,估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 1 亿元至 1.5 亿元。按当前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有人估量,至 2024 年,全国 658 个城市建成区的 20%以上面积需要达到设计标准,全国每年投资总额估计将超过4000 亿元。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区 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需要资金约 16000 亿元。5.缺乏稳定收益回报。《关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