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精神激励孩子们成长2024 年 3 月,时任校长张建国提出“生态教育”办学理念。同年,在生态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我校开始进行“温馨小家”的班级文化创建。2024 年,为了更好的体现“人本、多样、共生、和谐”的办学目标,我校进一步完善班级文化创建,探究“一班一物”班级文化的创建模式。每班选择一种生物作为本班的班标,在介绍班标原意的同时提升出班标生物的引申义,作为对本班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切入点,这样既营造出了多种生物和谐共生大的生态系统,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更能够让班级文化建设各具特色。此时蜜蜂还只是众多班标生物中的一个。2024 年,随着“蜜蜂探究实验室”的建立,我校决定将“蜜蜂精神”的品行教育作为班级文化创建重点,将“争做蜜蜂式的西小人”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突破点,将“XX 的小蜜蜂”作为学生的评价方式。具体做法如下:一、营造氛围,初步了解蜜蜂精神我校在甬路上,设立了校园指示牌,在指示牌上除了绘制精彩的小蜜蜂图案,还着重介绍了蜜蜂精神、蜜蜂的诗句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蜜蜂;我校的班级文化也重点围绕蜜蜂精神进行。多数班级选择蜜蜂作为班标,先向学生介绍蜜蜂某方面生活习性,再从生活习性中提炼出某种蜜蜂精神,从而让学生学习这种蜜蜂精神。如从介绍蜜蜂群体的成员分工,提炼出蜜蜂分工明确,团结一心的“团队精神”,从而教育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要像蜜蜂一样在有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团结协作,这样才能建设优秀的团队。另外,在专室的布置上除绘制蜜蜂进行装饰外,还将各种展板专门设计成蜂巢的形状,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二、多种途径,深刻感悟蜜蜂精神。(一)走近蜜蜂世界,感受蜜蜂精神。为了了解蜜蜂,我们带领学生到中国蜜蜂博物馆参观,通过对蜂群观察箱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在蜂群社会中不同的蜜蜂有不同的分工,蜂王在蜂群中只有一个,她在蜂群中的地位最高,她负责产卵、繁殖后代;雄蜂在蜂群中数量不多,他们负责与蜂王交尾;工蜂在蜂群中的数量最多,她们的主要职责是采集花蜜、花粉、树脂或树胶、水、无机盐等,防备外敌入侵,还包括巢内的降温、酿蜜等工作,从而让学生了解了蜜蜂的分工合作和各司其职。通过听讲解还让学生了解到,工蜂无愧于“勤劳”这一称号,因为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似乎没有从工作中停歇下来过。可以说,它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活,而且,任劳任怨,没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