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英雄》观后感对于《英雄》这部电影,我想开门见山的说:好,但只差一点!先说几句虚心的话,本人不是电影的内行,对于影片的什么拍摄呀、服装呀、武美呀不是很懂,所以也就不想在这些方面丢人了。九象网13http://.9xwang.com——好!好在哪里,我有这样一个理由。有句话叫:作品出来以后就不再是的作品。还有句话说:已死,读者万岁。我在这里也想发扬一下这样的“精神”,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表面看来,这部电影好象是部现代人理念里的“刺客列传”,在我这看则不竟然。以我个人的看法,侠和刺客在影片的地位就是一个符号,导演是借了这个符号在给另一批人做传。真正的“英雄”是谁?影片中回答的很清晰,心怀天下者乃真英雄!那谁又真正做到了心怀天下呢?翻翻中国的历史,把天下怀成影片中描述的那样的只有一个群体——学问份子阶层!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对!在我眼里,这部影片好就好在:张导演借“侠”为中国的学问份子做了个很悲剧的传!中国有句老话:侠以武乱法,儒以文干政。在该片中武侠符号后的人就是“儒”,也就是我说的学问份子阶层。心怀天下可以说是中国学问份子阶层的一个共性,远的不说,近代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出自这个阶层。康梁变法、科学救国、甚至后来的两弹一星等等,多少学问分子把捐弃个人做为代价换来一个心怀天下的美名!个人在天下的眼里是渺小的,甚至在学问分子个人的眼里也是渺小的,为了天下,个人是最不足惜的。当然,中国还有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是不是按这个前提推理,匹夫们也是英雄了呢?我想先阐述一下我的对匹夫的个人理解。大体上说人分这几类:当权者、无知匹夫和学问分子。我节外生枝的说明一下,三者之间可以不是截然对立,当权者可以下台成匹夫或是学问分子、匹夫也可以混进学问分子和当权者的队伍。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匹夫即百姓,也就是天下中最最最无辜而且总是被践踏的人。这些人是兴亡的主体,但对兴亡无责。当权者弄天下,也对天下兴亡不感爱好。惟有学问分子这个“不识时务”的群体对天下的兴亡念念不忘,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肯定是个学问分子而不是真匹夫!能为学问分子做传做的这么好、挖掘的这么深的影片我觉得是好影片、至少是个我这样的人看的比较顺眼的影片。可是,就象我题目说的那样——好,但只差一点!差哪一点呢?个人以为,学学影片中的台词,它高“看”了一个人——秦王!假如,影片老狡猾实的写出秦王这两个字,它就一点都不差了。可是,它画蛇添足的给王字加了个点:王成了主。差就差在这一点上了!又回到我刚才说过的那句话上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为责,义务也!政治课本上早就说过,有权就有责,那反过来有责就意味着有权,至少是“应当”有权。假设一下,“匹夫有责”这句话要是正确的话。那么,匹夫有了责也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就应当有权,而“责”是天下这么大的责,那“权”也应当是天下这么大权。汉字造的特别美丽,一个“王”字、一个“主”字,不少就差一点。正常的规律是,循序渐进,那就先王而后主。假如不能王,当然就没有方法主了。——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些王《庄子.杂篇》第一论“庚桑楚”里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天下乱,因为谁?不单因为有桀、有纣这样的暴君、也是因为有秦皇、汉武和“鸟生鱼汤”!我想把这个观点再推大一点,天下乱,除了权者弄权而坏天下之和谐,更因为人人都想成为“主”。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人人都想通过先“王”的方法而后“主”,天下人心乱、则天下自然就乱。——所以乱在何处,乱在人心!前面我提到过,张导演为学问分子的悲剧作传,让我觉得顺眼,现在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要解释这句话中的另外两个字——悲剧。学问分子们傻傻的为天下匹夫舍生取义,盼望能够平“兼济天下”、“平天下”,可是,他们轻信了弄权的王、怜悯着想通过先王而后主的乱之源头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辕北辙、轻生取义,可怜又可笑,当悲剧二字无愧!所以说《英雄》好,但只差一点!——...